职工文苑

职工文苑:神木记忆
作者:冯江   浏览量:1060    发布时间:2023-03-07     分享到:

风一起,漫天黄沙;鼓一响,肆意奔腾。这是融入每一个陕北人内心的记忆。

“家”这个词,只是轻轻一读便能涌上无尽的温暖。“你们家陕北哪的?”“神木的”。这句历久弥新的问候语,成为几代神木人的记忆,而问话的人,似乎早已忘却“贫穷”“落后”的标签,脱口而出的是“神木,好地方”“全国百强县”“全民免费医疗”。羡慕早已从眼神中流露。听到这的我内心顿觉欣喜无比。

可我深知,故乡变化背后的故事。出生于90年代后期的我,小时候,一家大小都住在农村,窑洞是那时最为时兴的住所,谁家如果拥有几眼连排的窑洞,那一定是大户人家。打磨平整的石头砌起的窑洞,家中的炕和灶台用砖石整齐的堆砌,木头制作的窗户尽显木工的“工匠精神”。家中的妇女,会竭尽所能的收拾着自家的窑洞,所有东西的摆放错落有致,锅碗瓢盆洗得锃亮,家中的水瓮总是盛满了井水,那一盘土炕上的被褥叠得方方正正,上边还会盖着一块绣着花花草草的方巾。每家的炕都要铺上一张“多功能”的油布。吃饭时,四方的小炕桌放置在炕中间,母亲端上热气腾腾的手工馒头,再来一盘土豆白菜,这样的菜品在当时已经算是改善了伙食。然后,我们一家便围坐在桌前,开始一天最为温馨的时刻,父亲盘腿一坐,讲述着他在山野间的所见所闻,母亲不时回应着他。调皮的我吃饭时总要和姐姐打闹,一不小心便把饭菜撒在油布上,不过不打紧,待会妈妈便用抹布擦一下,它发挥了隔脏的作用,依然崭新如洗。晚上睡觉时,褥子在油布上一铺,它又拥有了保暖的作用。在当时的条件下,油布对于住土炕的人家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。

儿时的记忆中,神木人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,他们整日里和土地打交道,黝黑的肤色是一个地道庄稼人的标志,强健的体魄是辛勤劳作的关键。他们说着朴实无华的话,做着朴实无华的事,敬畏着一切可敬畏的事。

煤炭经济的发展,让这座小城迅猛的发展。更多的人涌入到了城里,高楼耸立、车水马龙,一派欣欣然的样子,而我记忆中的农村,早已把一排排窑洞改造成与城里楼房近乎相似的陈设,家家通着自来水,村村有着路路通,再也无需母亲挑着担去村口担水吃,也无需要走几里山路才能搭乘宇通车的困扰。如今的神木,经历着自己的转型发展。煤炭资源利用过程的可持续变革,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发展,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。

陕北的风,吹起了漫天黄沙,吹出了千沟万壑的独特地貌,吹出了艰苦奋斗的民族脊梁。锣鼓一响,他们便会忘情地扭起来跳起来,惊天动地的呐喊,是这片土地上人们如火般的热情。

我的故乡,他有着英雄般的坚毅、刚强气概。


;